冷秋薇(上、下集)
上集:冷秋薇与李文俊相恋,两人同居育有一子国雄。俊母嫌贫爱富,逼俊娶富家小姐郭玉珍,薇无奈遗下亲子而去。不久,薇诞下俊女丽芳,因无力抚养送予富孀胡凤娟,自己则认作芳姨母,时加探望。芳渐长,嫌薇贫寒,常恶言相向。俊到澳门工作,薇碰巧到俊家当女佣,赫然发现雄是亲子,但恐与雄相认有碍俊事业前途,只好默默庇护爱子。珍恼雄挂念生母,欲以毒药加害,薇及时阻止,反遭嫁祸,系狱十年。薇出狱,到胡家欲与芳母女相认,却遭芳驱逐……   下集:冷秋薇晕倒街头,幸得李国雄救助。雄把薇安顿后,告别父亲文俊,到外国攻读法律。李丽芳拒与薇母女相认,遭养母痛斥,愤而离家到夜总会当歌女,终日与夏利信等损友为伍,薇屡劝不果。信等欲对芳施暴,薇为救芳与信纠缠,信失足堕崖身亡,其同党逼芳指证薇谋杀。雄学成归来,决替薇洗雪冤情。俊在法庭上乍见薇,喜出望外,立即偕雄与她相认。芳良知未泯,经众人规劝在庭上说出真相,还薇清白,一家团圆。   中文名 冷秋薇   出品时间 1963年   出品公司 丽士影业公司   制片地区 中国香港   导    演 黄岱   编    剧 李少芸   制片人 苏哲明   类    型 剧情   主    演余丽珍,张瑛,林凤,胡枫,李香琴,马笑英   片    长 上集:96分钟,下集:91分钟   上映时间 1963年   对白语言 粤语   色    彩 黑白   监制李少芸   原著冯展萍   导演黄岱   副导演(助理)刘丹青   编剧李少芸   摄影崔鑫玉   剪辑汤广仁   道具林华三   灯光胡炳雄   录音徐华生   场记汤婉   布景师梁志兴   展开   ▪ 制片:苏哲明   ▪ 化妆:谢泽源   ▪ 对白:司徒安   演员表      余丽珍 饰 冷秋薇      张瑛 饰 李文俊      林凤 饰 李丽芳      胡枫 饰 李国雄      李香琴 饰 郭玉珍      马笑英 饰 李母      黎雯 饰 胡凤娟      骆恭 饰 郭伯年      俞明 饰 夏利信      高鲁泉 饰 检察官      高超;丁羽; 饰 飞仔      张志荪 饰 经理      香海 饰 侍者      杨业宏 饰 法官      朱天惠 饰 李丽芳(幼年)      安伟琏 饰 李国雄(幼年)      柠檬 饰 --   袁立祥 饰 --   上集:1963年11月06日   下集:1963年11月13日
白头情侣
电影剧情:   抗日战争前,梅海玲和宋大明订下白头之约。不久海玲之弟保年病重,大明迫得向黑道中人借钱,海玲不欲大明从此被黑社会控制,便毅然下嫁七十岁的富翁古寿南,大明反而误会海玲贪财,决定回内地发展。寿南实是正人君子,在明白了海玲的苦况后,他便答应与海玲做挂名夫妻。抗日战争爆发,寿南家财尽失,精神失常,海玲带他回娘家,保年仍不屑姊当年因贪财抛弃大明,一怒离去,后遇上大明。战争结束,寿南身故,海玲一边打听保年和大明之消息,一边艰苦求生。二十多年过去,海玲已年近五十。大明事业发展得如日中天,对海玲念念不忘。巧合地海玲到大明家工作,重遇弟弟和大明,两人明白当日海玲的牺牲,皆感惭愧。大明和海玲终偕白首。   外文名:White-hair lovers   出品时间:1966年   出品公司:岭光影业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香港   类    型:爱情   上映时间:1966年04月27日   对白语言:粤语   色    彩:黑白   职员表:   导演:黄卓汉   编剧:杨捷   摄影:孙伦   剪辑:宋明   道具:何冠   灯光:何冠   录音:张华   剧务:林醒凡   场记:吴石   布景师:陈景森   监制:黄卓汉   制片:黄杰   化妆:李炳南   场务:江华   洗印:李福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梅海玲丁莹----   宋大明朱江----   苏炳文王伟----   梅保年蓝天----   赵灵洁李云嫦----   古寿南骆恭----   梅二婶黎雯----   三姑马金娘----   周同广张志荪----   医生李寿祺----   亚标冯敬文----   梅保年(幼年)                    安伟琏                            ----   亚成林煜----   总管王克----   厨师袁立祥----
生路
电影剧情:   香港电影《生路》由凤凰影片公司于1956年出品。该片由梁琛执导,白明、何浩、红蝶、金辉、灵凤、黄夏飞等领衔主演。该片是凤凰影片公司继《妇道》之后的又一部社会教育片。说的是朱朴真与花花公子吕剑豪交往,珠胎暗结,竟偷去父亲的公款与剑豪私奔,却遭剑豪始乱终弃。朴真寻死,幸得表兄何健人相助,遂决意重新振作,抚养儿子成人。   出品公司:凤凰影片公司   摄制公司:国家电影制片厂   导演:梁琛   编剧:梁琛   摄影:崔鑫玉   配乐:联合录音公司   剪辑:王永华   美术设计:邝光   灯光:胡炳雄   录音:邝宁   剧务:黄林   场记:潘保虬   布景师:陈其锐   监制:香港私立中文学校联合会   制片:翟俊杰   摄影助理:梅新   场务:李华;邓洪   剧照:张文   录音助理:邝良   化妆:宋小江;冯先   洗印:新艺洗印公司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朱朴真                        白明----   吕剑豪何浩----   徐碧瑶红蝶----   何健人金辉----   红菱灵凤----   黄文黄夏飞----   朱父黄楚山                        ----   吕母马笑英----   吕父李鹏飞----   司库柠檬----   吕复生方江----   律师叶青----   教师秦楚----   大班张弓----   校长何少雄----   学生何绍基----   司理胡天----   联合主演:李菁薇
生红娘三戏张君瑞
电影剧情:   崔夫人及其儿子欢郎,女儿莺莺居于市郊一幢别墅内,正在料理亡夫遗产。侄儿郑恒一直垂涎莺莺美色,竟串同无赖向莺莺截劫,以图英雄救美。得小说作家张君瑞挺身与无赖相搏,又得友人杜确探长解围,救莺莺脱险,君瑞自此对佳人念念不忘。其后杜确辟其别墅一室供君瑞写作,君瑞因此发现莺莺芳踪,更借她的女仆红娘穿针引线,莺莺始知君瑞乃自己仰慕的作家,不禁倾心。一次,君瑞又悉破郑恒的诡计,救出莺莺。崔夫人本答允把女儿嫁给恩人,却因君瑞身世潦倒而背负承诺。君瑞经此打击,相思成病。红娘用计安排莺莺与君瑞相见,以解相思之苦。此事为欢郎所见,并通知母亲,崔夫人一怒之下拷问红娘。红娘反责夫人之错,并劝夫人玉成美满良缘。夫人再三考虑,先召君瑞严加斥责,后允二人完婚。   外文名:How the red maid thrice mocked Cheung Kwun-shui   出品时间:1952年   出品公司:百福影业公司   摄制公司:华达电影制片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香港   类    型:喜剧   片    长:93分钟   上映时间:1952年10月10日   对白语言:粤语   色    彩:黑白   职员表:   监制:俞明;何山   导演:陈皮   副导演(助理):何山   编剧:龙图   摄影:伍强;黄捷   剪辑:樊家根   录音:谭宏远;胡清   剧务:俞明   场记:邝伟   制片:颜玉莹   洗印:韩锡洪   场务:梁辉墀   撰曲:吴一啸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张君瑞                  新马师曾                   ----   红娘白雪仙----   崔欢郎梁醒波----   杜确郑惠森----   崔莺莺陈露华----   崔夫人张月儿----   郑恒何山----   侍仔冯少权----   孙飞虎邓德华----   秋香李秋云----   法本周忠----   联合主演:梁艳红
学校
本片榮獲藝學院賞最佳電影、最佳劇本、最佳男主角(西田敏行)最佳助演男配角(田中邦衛)最佳新人(萩原聖人、裕木奈江)暨最佳導演六項大獎!!      《學校》是山田洋次構思了15年的意念。影片的背景是一所夜間中學,負責教學的是已屆中年的黑井先生。      他本來可以有機會調職到另一家正規學校任教,但他卻拒絕了。又一個學期要過去,在畢業禮即將來臨之前,黑井叫每個學生都以過去一年的日子做題材,寫下一些值得回味的事情。班上的同學,有不同年齡的、不同國藉和背景的,不約而同都發現:歲月雖然匆匆,但箇中悲喜,尤其是黑井的關懷,卻教他們永誌難忘。      本片是山田洋次創作生涯上的另一高峰:七年間已拍了四集,是山田繼《男人之苦》後的第二個成功系列。      Directed by the creator of the Tora-san series, Yamada Yoji, "A Class to Remember" unfolds in a night junior high school on the lower east side of Tokyo. Students from their teens to their sixties are enrolled. One of the most beloved teachers, Kuroi, asks each student to write an essay recalling their experience in the night school. In the midst of the class, a piece of tragic news arrives: Inoda, one of Kuroi's students, has passed away, upon which the whole class starts talking about each other's memory of Inoda. Compassionate and extremely poignant, "A Class to Remember",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nother film series for Yamada. So far four installments have been made and all are box office hits.
豪姬
《豪姬》是日本电影著名大师勅使河原宏的最后遗作。影片延续了他上一个作品《利休》(获蒙特里尔世界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的故事,勅使河原宏要探讨的仍是政治怎样迫害艺术家的主题。影片对时代气氛和细节的考据做得一丝不苟,极尽华丽之能事。两名主角中,仲代达矢早已是知名的性格巨星,著名作品包括小林正树的《切腹》和黑泽明的《影武者》和《乱》;女主角宫泽里惠当时虽只是初露头角,但已光芒四射,2002年更凭著山田洋次的《黄昏清兵卫》横扫日本全年的最佳女主角奖,重登首席女星宝座,可谓美谈。      《豪姬》情节紧接上一部《利休》,以丰臣秀吉和其茶道顾问、利休的弟子古田织部(利休著名的门下弟子世称“利休七哲”,即蒲生氏乡、细川三斋、濑田扫部、芝山监物、高山右近、牧村兵部和古田织部)谈论利休之死开端,大有深意。丰臣秀吉带着言不由衷的悔意谈到自己对利休的“误杀”,织部执意追问,为何杀利休,是因为利休为自己塑像、私贩陶器,还是因为他没有遵嘱杀掉德川家康?这三者秀吉似乎都否认了,但透过他的踌躇满志的神态,似乎可以揣测出来:人主的翻云覆雨就是利休的死因,他的权力就是他的理由。这意味深长的一笔,可视为整部片影片的不祥基调,为下文织部的命运埋下了伏线。      丰臣秀吉视养女豪姬为掌上千金,她原为前田利家的女儿。可能因为自己的亲子早夭的缘故,于是将豪姬打扮成假小子模样,并跟织部学茶道。织部出身武家,因此他对利休的茶道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一扫利休素朴闲寂、内敛的茶风,改宗雄健刚放、大气华丽的风格,如将利休素色平整的茶碗改为畸形造型数色并用的“鞋型碗”,明艳奔放,一如其人。豪姬在他的薰炙下,也养成活泼豪勇的男子性格,能骑擅射,精灵古怪,深得人喜爱。      一日织部于茶道中和蒲氏生乡及细川三斋谈及利休之首被人悬于其塑像下被人围观,疑为丰臣秀吉指使。豪姬听得此事,在织部的默许下,豪姬和织部的家仆阿肥蒙面连夜将利休的尸首抢回,并冲破丰臣人马的封锁,将之送回利休的家乡。其间,两人萌生若有若无的情意。然阿肥为免自己行动祸及主人,只得远遁山林。镜头于此撇开了织部和豪姬,紧跟阿肥在山林的野人生活。正所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阿肥在山上过了数年,忽闻世上已改朝换代的事实:丰臣秀吉已死,当权者为德川家康,豪姬已嫁宇喜多秀家,其夫因反对德川失败,被流放至边地,豪姬则被赶回自己的母家前田家,而织部则成了德川家康的茶道顾问。敕使河原宏非常简略地带过这段风雷激荡的时期,不作渲染,快刀斩短麻,只简捷地从笙歌燕歌急管繁弦转到急管哀弦,马上又转到急景凋年,身不由己的是各人飘荡的命运。      从阿肥的眼光出发,以他披发入山为界,织部、豪姬和他的命运在电影的前后两部分迥异。豪姬夫被逐,自己形同软禁,往年男子般的豪勇气概已烟消云散,悒悒不乐。织部虽为德川家康的茶道顾问,但也不过抑抑度日。德川家康对茶道一无所知,对织部汲汲于茶事大不以为然,认为其太迂腐。在前者眼中,权力地位才是一切。      看得出豪姬和织部非同寻常的情谊,当她打探到织部的消息后,便迫不及待地准备和乃师举行一场茶会,日期选定为利休的忌日。但德川家康江山甫定,对其时兴起的基督教等结社大为忌惮,加以残酷弹压。织部作为前朝旧臣,德川对此已不信任,况且听说他赴的茶会也有基督徒,自不能放过。果然,织部和豪姬茶会未毕,德川已派人将之逮捕并处死。      《豪姬》的一头一尾,利休的阴魂不散,缠绕在织部的头上,暗示他的命运将逃不脱利休宿命。如果说利休的死亡是由于他的巨大声名引发了当权者的权力恐惧,则织部的死亡应归之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权力换代游戏。与开头利休的死因莫须有相呼应,织部其实也死于当权者随便罗织的罪名。要之,两师徒的死亡都是艺术大师涉足政治圈后无可避免的必然命运。可悲的不是发生于他们身上的艺术与政治不可调和的冲突,而是他们从来不曾意识到艺术需要的是尽可能远离政治的独立和自由。他们的死不是死于对艺术理念的独立和自由的坚持,而死于与艺术不相干的斩不断理还乱的政治权力的泥沼,斯为悲剧之中的最可悲之处。      导演敕使河原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改编存在主义作家安部公部的小说一举成名,蜚声国际,其后一段时间息影,继承其父------日本花道流派掌门敕使河原苍风的草月流派衣钵,从事花道和陶艺,取得不俗的成绩,举办过几次展览,自己还成为草月流的新掌门。《豪姬》和《利休》一样,是他息影十多年复出后拍摄的电影,两片结合了他茶道花道的造诣和导演的精巧技艺,以华丽的布景和服装造型,专业的茶道和花道表演,仲代达矢、三国连三郎等人的精彩演绎,再现了日本桃山安土时代的乱世风貌,其间茶道艺术与政治权力的冲突,作为权力牺牲品的茶道大师的悲剧形象,在在令人过目难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