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猫科(原声版)
《非洲猫科》是一部讲述发生在非洲平原上的一个有关野生动物的真实故事的影片。由塞缪尔·杰克逊担任旁白。 影片的主角是两个家庭,三只大型猫科动物,分别是未成年的母狮玛拉、成年雄狮毒牙以及雌性非洲猎豹希塔。他们在非洲平原上的爱、对族群的忠诚、猎食、离家、成长以及争斗和死亡组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野生动物的史诗。 玛拉是一只未成年的小母狮,只有6个月大。它的母亲莱亚正在用尽浑身解数照顾自己的女儿。玛拉活泼好动,是河岸狮群中的乖宝宝,它的母亲莱亚是狮群中最有经验的猎手。不过一次意外的负伤终结了莱亚“捕猎能手”的地位。母亲的地位岌岌可危,形单影只的玛拉也暴漏在了狮群的危险之中。而玛拉也只有尽快学会捕猎才能巩固自己在狮群中的地位并且填饱雄狮和自己的肚子。可是时日无多,母亲身负重伤,它未来的生活还是一个问号。而且,另一个狮群中的雄狮在就开始算计着这对母女了。 成年雄狮毒牙是狮群的首领,它得此名称的原因是在一次打斗中,它失去了自己的一颗犬齿,现在只有一颗犬齿孤零零地留在它的嘴里。不过这并不是毒牙最大的心患,他的首领地位正在受到另一个狮群的觊觎。觊觎毒牙狮群和地盘的是凯利,它和它的同伴们住在河流的北岸,虽然有属于自己的领地,但是大型猫科动物的一个特性就是争夺地盘。它们一次一次地试探毒牙的实力,一次一次地妄图扩张自己的版图。在崇尚绝对力量的自然界,软弱、负伤的毒牙还有保护自己狮群的可能性么?它虚弱的肢体是不是正在一步一步地把狮群推向险境的边缘? 希塔是一只漂亮的非洲猎豹,它是一个单亲妈妈,膝下有几个孩子。尚未成年的这些小家伙还没有意识到自然界的危险。而希塔只有孤零零地复杂打猎和照料自己的孩子。为了找到吃的东西,它不得不长途跋涉去找食物。可能离开家太久、太远,对于并不擅长长跑的猎豹而言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非虚构日记
90년대 한국 사회를 뒤흔든 그러나 지금은 잊혀진 지존파 사건을 되짚으면서 우리 사회를 들여보게 하는 영화. 지존파에서 출발해 성수대교 붕괴, 삼풍 백화점 붕괴, 5.18 주모자 처벌 문제 등으로 유연하게 흘러가는 영화는 픽션 보다 더 픽션 같은 논픽션 이야기를 품은 한국 사회를 ‘기록’한다. What happened in Korean society in the 1990s? The film starts with the Jijon-pa (Supreme Gangsters) case. The shocking story is narrated through the discussion by the two detectives who arrested the gangsters, of details of the roundup, data screens, and the death sentence. Nevertheless, Nonfiction Diary’s focus is not on the crime story. Starting from Jijon-pa onwards, the film reflects on the 1990s, when Korea digressed into contemporary history. The Seongsu Bridge and the Sampoong Department Store’s collapses are recalled, followed by the then-government’s punishment of the May 18 Uprising leaders, revealing the Korean legal system’s death penalty status, touching on political and power issues. The audience is reminded that today, 2013, is an extension of that same flow. Director Jung Yoonsuk’s Non-fiction Diary “records” the records by summoning forgotten incidents, utilizing interviews and the media’s data screens. This record is a “report”on contemporary society as well as a “record of the remembrance”. (HONG Hyosook) 18th B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Documentary Competitio
雕像也会死亡
《雕像也会死亡》(Les statues meurent aussi,阿兰·雷乃、克里斯·马尔凯,1953年出品,27分钟)尖锐地批评了西方殖民主义对非洲传统艺术的戕害以及自称热爱非洲艺术的上等阶层的贪婪与伪善。本片的主角是来自黑非洲的人物雕像、面具和其他非洲艺术品,但是它们的演出场所并非黑人的故乡,而是白人的欧洲,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拍卖会是它们频频出没和滞留的中转地。这些本来被非洲部族用来抵抗死亡的面具和雕像,如今却呆在博物馆的橱窗里静静地死去。此时,画外音告诉我们:“当人死去的时候,他便进入了历史;当这些雕像死去的时候,它们进入了艺术;这种关于死亡的学问,我们最后称之为文化。”由于本片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自拍竣之日起即遭到法国政府禁映,直到1963年才解禁。本片由长于剪辑的阿兰·雷乃操刀剪辑,由强于写作的克里斯·马尔凯撰写解说,充分发挥了两人各自的强项,可谓强强合作的结晶。 This collaborative film, banned for more than a decade by French censors as an attack on French colonialism (and now available only in shortened form), is a deeply felt study of African art and the decline it underwent as a result of its contact with Western civilization. Marker's characteristically witty and thoughtful commentary is combined with images of a stark formal beauty in this passionate outcry against the fate of an art that was once integral to communal life but became debased as it fell victim to the demands of another culture.
许巍:此时此刻
纪录 许巍 此时此刻 纪录片                                                                      从一开始,许巍和团队,就有一个共识,希望能为《此时此刻》专辑拍摄纪录片,完整的纪录整张专辑的制作过程。这是内地的第一次,从创作、录音、访谈,全方位的纪录一张专辑产生的真实过程。拍摄时间从2012年3月16日设备搭建开始,一直到10月底配唱完成,                                                                      将近8个月的时间,包含许巍和每一个音乐家,以及参与的幕后工作人员,录音工程总监金少刚,录音混音师李军等,都在其中留下最珍贵的访谈。当参与其中的每一个成员看到后制完成的纪录片,仿佛,再次经历了其中的苦与甜。                                                                      而热爱摇滚的导演李旻浩,尽管拍摄过无数的MV,但这么长时间的纪录,也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在漫长的录音阶段里,他的镜头是最忠实的听众,他的收获比大家都有重量,除了满心的成就感,还有将近一部电影的档案,将近8T的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在录音过程中的西双版纳之行,像是一场春意盎然的大丰收。                                                                      2012年四月,许巍&乐队全体、录音及音响工程及影像摄制,超过60个人的工作团队,从北京到云南3000多公里的设备接驳搬运,浩浩荡荡来到了云南之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为了让纪录片的影像风格与音乐相呼应,在依山傍水的山谷里,许巍和乐队全体,表演了一场与大自然共融的party,这是一场难得一见的户外同期录音实况,在最平静的地方,对着天空,大地 ,风与树,鸟和花吟唱,大自然是此时此刻最好的观众,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音乐家,仿佛回到了最初。本真的状态。                                                                      气候和地势虽然增加了录音和拍摄团队执行上的难度,但却更人更专注的、忠实的纪录下歌声与音乐,在最原始的空间里每一个细微的感受,而拍摄团队,也精确的掌握了每一个音乐家们最忘我的瞬间。在“纪录 许巍 此时此刻 纪录片”DVD中所听到的每一个乐句,看到的每一个画面,都来自西双版纳户外同期录音现场。                                                                      而这些,都将在许巍 《此时此刻》专辑中以纪录片的形式,与专辑同步呈现。                                                                      没有MV,没有打榜单曲,把空间留给听众                                                                      你们决定自己最爱的歌曲                                                                      摆脱过去约定俗成的推广方式,这是一张没有主打歌的专辑。                                                                      为了呈现专辑最真实的面貌,所有发片前的预告,全部以纪录片为唯一的讯息传播方式。我们要表达的,是真诚的态度,希望所有的音乐朋友,都能在听完专辑的10首作品后,拥有属于自己的感受。                                                                      这是最好的分享。
苏富比伪画大师
2014年「德国奥斯卡」萝拉奖日前(28日)公布入围名单,其中以入围最佳纪录电影奖项的《苏富比伪画大师》(Beltracchi: The Art of Forgery)最受瞩目。不仅因为该片本月初才在德国上映、获得不俗评价,片中男主角沃夫冈贝特莱奇(Wolfgang Beltracchi)目前正在监狱服刑,使电影更充满了话题。 这部刚入围记录电影奖的《苏富比伪画大师》,内容描述举世无双的伪画高手贝特莱奇的传奇故事。贝特莱奇不仅画技高超,他的伪画甚至能以假乱真,瞒过各方专家、并在苏富比与佳士得拍卖会上得以高价卖出。仅靠着其中几幅伪画,便为他赚进了高达6亿台币的暴利,并让全球艺术品市场蒙受高达10多亿台币天文数字的损失。 2006年时,德国表现派大师坎本唐克(Heinrich Campendonk)的画作《红马肖像》(Red Picture with Horses),于佳士得拍卖会上创下天价拍卖纪录而轰动全世界,但随之更令人震撼的是,该画竟是出自伪画大师贝特莱奇之手,可说是西方艺术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假画拍卖案。这使得贝特莱奇不仅遭到追查,并被判处必须赔偿过亿台币的金额,甚至连他在法国的房产都遭到查封,还被判了六年的刑期,目前正在狱中服刑…。 此一事件让许多收藏家与画廊大受震撼,纷纷检视手上画作的真伪。「伪画大师」沃夫冈贝特莱奇不仅作品乱真,他甚至还会根据不同大师的风格,创作出不同风格的新作,不仅骗过国际性拍卖会如苏富比和佳士得,就连博物馆也「收藏」了不少他的作品。这位号称「任何名画都难不倒他」的伪画大师传奇故事,被搬上大银幕拍成《苏富比伪画大师》,目前在德国上映风评极佳,上周五更入围了「德国奥斯卡」,预定于今年秋天在台上映。
梦游2006
2004年夏天,行为艺术家李娃克,从北京赶来南阳,帮助画家王永平拍摄他的第一部电影.这部影片由王永平和朋友们出演自己的故事,这让整个拍片过程仿佛是他们过去生活的搬演.李娃克在拍片期间和诗人"魔头贝贝",画家丁德福关系密切,他们常在一块谈论艺术.诗人"魔头贝贝"刚在网络上被评为"天才诗人.但现实生活中他却是"看门人",利用拍片空闲,他邀请李娃克,结伴做了一次"逍遥游"(The Transcendental Happiness Walk).拜访外地的诗人.                                                                                                                                            丁德福现在很少绘画,在家庭,学校,情人的世俗纠葛中沉浮.这次他在影片中出演自己.他有时分不清生活和拍片的区别.                                                                                                                                            李娃克随时利用空闲做自己的行为艺术.这些作品有的是他给女孩子的脚化妆,然后将身上穿的寿衣剪下包裹脚;有的是他赤身裸体在人群中倒立.他说这些作品表达了他的生活感受――"无聊".                                                                                                                                            剧组没钱,管理散乱,拍摄时断时续,使王永平深陷在焦虑之中.......                                                                                                                                            这些人,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继续着他们的"梦游"(Dream Walking)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