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残梦之董小宛
秦淮名妓董小宛和江南才子冒辟疆两情相悦,但是董小宛的美貌使得富家公子和皇室子弟都垂涎不已,终是难逃被迷奸和被强暴的命运...冒襄屡试不中,仕途坎坷,此刻美人在抱,心灵得到暂时的慰藉,便萌发了与佳人归隐田园,过一种恬淡生活的想法。董小宛风尘打滚多年,亦早已厌倦那种任人攀折的生活,对冒襄的决定,她表示赞同与舍命追随。一夜承欢,通宵长谈。翌晨,冒襄筹措银两,向鸨母提出帮董小宛赎身。岂料,董小宛正当走红,不论冒襄出多少银两,鸨母始终不想放走这棵摇钱树。好梦难成,两人正为此事烦恼,适逢钱谦益偕同柳如是游览至此。柳如是与董小宛是欢场的好姐妹,交情笃深。柳如是知道他们的处境之后,恳求钱谦益出面相助调解。 钱谦益在江南一带官望颇高,鸨母碍于情面,勉强同意追加巨额银两,让冒襄为董小宛赎身。冒襄倾尽积蓄,仍然远远不够鸨母提出来的银两数目。钱谦益慷慨解囊,冒襄才得以顺利赎回了董小宛的自由身。冒襄与董小宛,双双跪倒在钱谦益脚下,千恩万谢之后,洒泪而别,相携返乡而去。冒襄的结发妻子,体弱多病,通情达理,虽知董小宛是青楼出身,但仍欣然接受。董小宛作为冒襄的侍妾,在冒家住了下来,她知恩图报,替冒妻承担家庭的重担,孝顺公婆,尊敬大妇,悉心照料冒襄的一双儿女。 董小宛把冒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家人有目共睹,众人皆交口称赞。董小宛亦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自然心无旁骛,心满足足地在冒家平静生活。董小宛除了把冒家的事情安排得有条不紊,还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冒襄闲居在家,潜心著书立说,她则在一旁红袖添香,送茶备食,间或相帮着查考资料、抄写书稿;又或弹奏一曲古筝,给丈夫消倦解困,清醒头脑。这种夫唱妇随的日子,可是董小宛一生梦相的生活。无奈,好景不长,董小宛只享受了这种宁静而幸福的家庭生活一年多,明王朝内忧外患,连天烽火,烧毁了她所拥有的一切。李自成攻占北京,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瞬间时局动荡,兵荒马乱。冒襄家乡,也燃起了熊熊战火。清军肆虐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冒襄举家逃避战乱,辗转深林僻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苦不堪言。董小宛出身风尘,风雨飘摇,胆识智谋过人,逃难中常在前开路,或在后护卫,意在危难之时,以自己的姿色,换取保存冒家上下老少性命。
迷失禁果
力克一生中的三个阶段,都从性开始:五岁对性产生好奇、十六岁初尝禁果及成年迷失自我,犯上填补不了的错。在肯雅长大的他,每个人生交叉点,都似乎遭性操控。片中如诗一样的音乐、摄影及伊甸园中的亚当与夏娃故事,衬托于不同时空之下,成为导演一次试验习作。影片包含了四组人物的四组故事--如果那叫故事的话:赤身露体的一名黑种男人与一名白种女人在荒野丛林搬演亚当和夏娃的事迹;不到二十岁年纪的两位男孩女孩在一个让人感到别扭的时机和场合尝试x愛;避开喧嚣带着妻儿到乡间休假的尼克,他不时被孩提时候的经验(特别是恐慌的经验)所袭扰;摇身一变,尼克成了一名到北非出差的电视制片人,我们看到,尼克手下的一名男组员用情不一不说还开车误撞死了一名土著小孩,而且,他还累及了女友被土人刺杀,之前影片暗示,他的女友有个失散的双胞胎姐妹 ,这些事怎么都乱七八糟的啊,我甚至无法将故事的内容重组清楚。不仅单位故事与单位故事天南地北,来无影去无踪,之间不讲呼应对称,连单个故事内部也是不要前因后果,观众不知道角色何以如此这般,也别想知道他(她)下一步又会如此哪般。唯一可以肯定并把它们拉拢到一块的迹象是,《迷失禁果》在进行原罪观念和殖民地经验的再解重读:现代的青年男女的越轨举动应当与"活在"混沌初开时的亚当与夏娃的传说存在对应关系,去到乡间的夫妇的渡假生活仍在为文明社会带来的"罪梦"所侵蚀;,特别是蕴含着之于殖民地的一份疚责感--不仅是让黑人来充当一回亚当,而且,一对殖民地出身的双胞胎在被送到白人社会反而离散,撞死土著男孩及由一名白种女人去被杀偿命,都让人觉察到了背后的作者的歉疚自责之心。如果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那么问题马上来了,影片这里的表达方式是适切的吗?这里的言说太文饰了,就像一个有教养的倨傲的贵族,既使自我批评承认错误也要拿腔做势文过饰非,难免让广大群众伤透了脑筋。很想说什么,说时也隆重其事,可结果都嘀咕了些什么人们难以揣度,这也是当代文化的失语症症状之一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