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岁月
上集)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应邀到一所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讲演,女儿苏希对此反映强烈,因为她也在毕业生的行列,而身边的同学们都耻笑父亲是个低俗的作家,并打赌不超过十分钟,台下的同学就会消失一半。   马克·吐温的演讲开始了,他要讲的是自己年轻时在西部探险的亲身经历。那时的马克·吐温还是一个叫山姆的小伙子,在密西西比的军营里只待了几个星期,不安分的他就做了逃兵,恰巧考上州长秘书一职的哥哥要去内华达州上任,他便毫无目的地和哥哥一起向内华达州进发了。他们的交通工具是一辆邮政马车,车厢几乎被大小的邮件塞满了,两人勉强窝在里面,一路颠簸,傍晚时分终于来到了第一处驿站后,准备饱餐一顿的他们却被面前那盘看起来像食物,但却爬满蟑螂的东西吓得变了色,在那里,他们也第一次听到了“史雷德”的名字。那是一个传说中凶残的代名词,一个杀人如麻的强盗,在西部广阔的土地上,人人谈之色变。   接下来的3个月,沿途新鲜美丽的景色让两人几乎忘记了旅途的疲惫,山姆更是情绪激昂,好像前方有一条光明的坦途在等待着他,哥哥告诫山姆不要虚度时光,要计划一下自己的未来,因为母亲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但年轻的山姆根本听不进这些话,他的心里只有心爱的烟斗和赌博。   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听到了各种稀奇古怪、令人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但都有一个不变的主题,那就是“史雷德”。这天,马车遭遇了两个带枪的劫匪,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他们洗劫一空,就在两人即将逃之夭夭之时,车夫急中生智,告诉劫匪马车是在史雷德的保护之下的。不想劫匪立刻大惊失色,丢下东西仓惶逃走。山姆和哥哥再一次领略了史雷德的厉害。   终于到了目的地,山姆从一份报纸上看到关于淘金的新闻,听说在西部,人们可以从深山中找到金子,于是自作聪明的他决定去山里寻找他的财富。但那时的西部荒凉无比,山姆又毫无目的,行走了数日始终徒劳无获。在一处歇脚的客栈,店主把他介绍给了铁路勘探队,因为淘金需要很多装备,山姆必须先赚够钱。   同队的海德比同样是个对淘金抱有幻想的人,多年前他曾经发现了一处矿脉,但因为金钱和运气都不够,没有机会开采。海德比和山姆一拍即合,利用山姆的好运气,他们从队里嗜赌如命的阿克萨斯那里赢得了置办装备需要的200美元。随后又拉上了海德比的老朋友巴勒,一个对各种矿石了如指掌的老头,3个人迫不及待地出发了。   淘金之路显然不像报纸上讲的那般轻松,3个人刚刚出发就遭遇了罕见的暴风雪,在森林里迷失了方向,丢失了马匹,严寒和饥饿将他们推到了生死的边缘,最后只能相互依偎着等待奇迹的出现。   (下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下的快,化的也快,当山姆第一个苏醒过来时,周围早已是另一番景象,奇迹般的死里逃生更增加了他们淘金的信心,海德比和巴勒都是采矿老手,他们很快便在一处山脚下扎起了营地,开始寻找和挖掘。   然而山姆的自作聪明又一次酿成了大祸,他听信了一个叫赛斯的人的话,认为海德比和巴勒只是在利用他的装备,一旦发现金矿,就会立即甩掉他,3人为此大动干戈,而赛斯和他的同伙却在这时偷走了他们的装备,还打伤了巴勒,山姆此时才体会到友谊的重要。巴勒的伤很快痊愈了,可山姆一贯的好运气却似乎一去不回了,他输光了所有钱和仅存的几件装备后,独自一人离开了。   沮丧的山姆流浪到了一处像田园画般美丽的房子面前,男主人亨利热情地招待了他,并恳求他留到周末再走,因为那时他的妻子路易丝就会从亲戚家回来了。周末,亨利和朋友们准备了热闹的欢迎晚会,然而路易丝并没有出现。原来路易丝应该在16年前的这个周末回来,但路上却出了意外,从此离开了深爱他的丈夫。亨利为此病了一年,之后便不断重复着迎接妻子回来的情景,朋友们不忍打破支撑着他的这个梦,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和他一起准备迎接路易丝的晚会。这个故事让山姆懂得了什么才是真爱,告别了亨利,在附近的一处金矿,他又碰上了海德比和巴勒,但此时的山姆已经放弃了淘金的念头,他打算赚足路费去旧金山脚踏实地的生活。   山姆在金矿找了一份搬运矿石的工作,工资微薄而且相当辛苦,几天的时间他便丧失了信心,开始发牢骚。这天在酒吧喝酒,几个无赖在恶意滋事,可坐在一旁的报社记者却视若无睹,山姆一气之下给市政府写了一份信,署名马克·吐温,投诉自己无法在工作之余安静地享受酒吧里的美酒。   巴勒从山姆带回来的矿石里发现了一处隐蔽的新矿脉,这意味着他们只需要在10天内办一张领地认证书,这条金矿脉就属于他们了,3个人兴奋地去申请认证书,途中,山姆突然接到哥哥病危的消息,他匆忙地赶回去,直到10天后哥哥痊愈了才又回到矿井。山姆怎么也不会想到,等待他的不是金矿,而是一个噩耗——新的矿脉已经被别人抢先注册了。山姆顿时从空中跌入了悬崖,触手可及的梦想一瞬间又化为了乌有,山姆的大脑一片空白,恍惚着来到常去的那家酒吧,那个傲慢的报社记者突然冲上来告诉他:那份署名马克·吐温的投诉信写得相当精彩,报社愿意以每周25美元的薪水雇用他写一个专栏。山姆的眼中又闪耀出了光芒……   于是若干年后,便有了马克·吐温这个写故事的人在女儿的毕业典礼上讲述着年轻时的淘金经历,并博得了在场所有人持久的掌声。   精彩视点:   影片改编自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第二部成名之作《苦行记》,这同时也是一部半自传体的著作,马克·吐温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在1861年—1866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全书抒情、明快、幽默,由几百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构成,读之既令人捧腹,为之叫绝。总之,喜剧现实的夸张与幽默化在马克·吐温的笔下铸成了这部烩炙人口的《苦行记》。   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影片《淘金岁月》也恰恰可以作为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真实写照。活脱脱勾画出了当年美国西部生活的五花八门,是社会的面面观与众生相:发财与挥霍、追求与冒险、野心与欲望、强力与巧智以及希望、奋斗、钻营、落空、潦倒、幻灭……在万头篡动的黄金梦幻中,展现出了一幅幅令人目不暇接的喜剧画卷。
寡妇特工
故事梗概:   神秘人制造了一场车祸,使被撞车辆中的三人丧生。警察在调查中发现车上的人刚刚盗窃了斯坦博物馆的一幅名为“维梅尔”的油画,这幅油画价值300万美金。但随着车辆的爆炸,这幅画也葬身火海。   三名劫匪的妻子分别被带到警察局认尸,其中哈瑞的妻子多利不相信自己的丈夫已经去世,她以此为由拒绝配合警察调查案件。回到家后,多利发现家中被人洗劫,包括和丈夫一起经营的古董店也没能逃过。但很快她发现这伙人并非抢劫,而是在寻找一盘录像带。   多利联络了另外两名死者的妻子-琳达和雪莉,她们也都有类似的遭遇。在丈夫租用的保险箱里多利发现了大量现钞和一盘录像带。原来录像带中记录了哈瑞和其他几个人盗窃博物馆的经过,这中间还包括一名警察莱斯尼克。   警方和多利都在寻找车祸中的幸存者鲁迪,他是一名专门模仿名画的画家。但当他们找到鲁迪的女友贝拉时才得知鲁迪已经失踪很多天,有可能回到了妻子身边。多利拜访鲁迪的妻子萨拉,却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鲁迪已经在车祸中丧生,而那个被当作鲁迪死里逃生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丈夫哈瑞。更让多利无法接受的是萨拉已经为哈瑞生下了一个孩子。   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调查,多利终于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九年前丈夫哈瑞和同伙受雇于收藏家斯坦,为他盗取了一批价值连城的名画。真正的维梅尔现在正存放在斯坦的博物馆里,在车上被烧毁的实际上是鲁迪制作的赝品,而其他名画则被哈瑞藏在了家中的墙壁里。哈瑞制造了这场车祸,并通过一些手段让警方误认为自己已经丧生。由于多利未能给哈瑞生下子嗣,哈瑞已经对她毫无兴趣,因此和萨拉私通并生下了一个儿子。   多利和其他几名遗孀决定冒险潜入斯坦的保险室偷出维梅尔,加上哈瑞藏在家中的名画一同上交,这样不仅可以得到政府一笔可观的奖励,也能报复哈瑞。于是几个女人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和分工,琳达负责搞定通讯设备,并和雪莉一起进入博物馆关闭报警系统,贝拉从通风管道进入保险室从画框中割下名画,多利则在屋顶接应。经过一番准备工作和强化训练,四个女人开始实施她们的偷盗计划。   尽管偷盗过程惊心动魄,但最终她们还是成功了。由于维梅尔是非法所得,斯坦尽管心中窝火却不能报警。四个女人将名画上交,并得到了巨额奖金。她们为自己的丈夫报了仇,同时也平分了奖金开始了新的生活。   精彩视点:   作为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动作片,影片剧情曲折离奇,动作场面宏大,主人公由常见的铁汉娇娃变成了四个貌不惊人的寡妇。曾因出演《劫后生死恋》而入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并凭借出色的舞姿入围艾美奖的罗茜•派瑞茨在影片中有上佳的表现。同时好莱坞著名女星波姬•小丝也出演了四个寡妇之一的雪莉,并在片中大秀歌唱技艺。
人民公敌
在一个滂沱大雨的夜晚,辣手干探Chul-jung在监视行动中突然人有三急,却找不到「解决」的地方。当他躲在灯柱完成「解决」后,一个穿著雨衣的神秘男人与他擦身而过。Chul-jung认为此人形迹可疑,上前查问,突然间神秘男子手中的利刀一闪而过,Chul-jung眼角流血,神秘男人亦瞬即不见了踪影。    一星期后,Chul-jung驻守的地区发生了一宗凶杀案。死者是一对年老的夫妇,警方发现他们是被捅多刀致死的,现场亦留下了行凶的凶器。可是,大家对这宗案件仍毫无头绪。Chul-jung仔细观察尸体,突然想起当晚曾在雨中被神秘男人击倒的事,并认得凶器和那个男人手持的刀一样。Chul-jung因此锁定了那个男人便是杀人凶手。    经过连番调查,Chul-jung直觉认为投资公司顾问Kyu-hwan的嫌疑最大,可是却苦无证据。Chul-jung利用了自己的职权,不顾一切的派员跟踪Kyu-hwan,甚至不惜任何代价,都要令Kyu-hwan露出马脚,找到杀人的证据。然而,Kyu-hwan亦并非等闲之辈,他利用了自己的权势,令Chul-jung被降职,以求令Chul-jung停止对自己的滋扰。就在这时,另一宗谋杀案又发生了,手法跟第一宗亦一模一样……    全片充满北野武式的暴力影像与黑色幽默,血液喷涌的枪伤、利刃狂插的杀人场景,在怵目惊心之余,也质疑所谓公理正义的真谛。
*
*